阅读内容

工业装置甲醇制烯烃反应产品分布及优化

[日期:2017-04-21] 来源:《中氮肥》2016年第6期  作者: [字体: ]

工业装置甲醇制烯烃反应产品分布及优化

 

宁英辉,张飞飞,孙维金,何国军,王景彬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榆林化工分公司,陕西 榆林719302

 

[摘  要] 影响工业装置甲醇制烯烃反应产品分布的因素较多,从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再生定碳和待生定碳方面来考虑优化产品分布,使工业生产效益最大化。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对产品分布的影响非常显著,再生定碳的影响比待生定碳要明显。经研究最终得到优化工艺条件:反应温度490495 ℃,反应压力0.10 MPa,再生定碳1.4%2.2%,待生定碳5.5%6.5%。在此条件下,乙烯+丙烯选择性达81.5%,每生产1 t乙烯+丙烯需消耗甲醇2.965 t

[关键词] 甲醇制烯烃;产品分布;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再生定碳;待生定碳;优化

    [中图分类号] TQ 221.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9932201606-0047-03

 

甲醇制烯烃的反应条件,实验室研究已经比较多,研究表明:反应温度升高,甲烷和乙烯选择性增大,丙烯减少,C4略微减少,C5变化不明显,催化剂积炭明显增加;C5C6的选择性在催化剂部分积炭的情况下比新鲜催化剂低,而随着积炭量的增加,将导致乙烯选择性增大,C6C5C4C3减少;空速增加利于生成乙烯、丙烯和丁烯1-6;反应温度对乙烯、丙烯产品比例的影响最重要,对乙烯的影响比对丙烯的影响明显得多,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可获得不同的乙烯、丙烯比值3。而工业装置甲醇制烯烃产品分布与实验室中所得结果差别较大,产品分布影响因素较多,优化产品分布,使生产效益最大化,意义重大。工业装置甲醇进料为设计负荷(操作弹性70%110%),尽量最大负荷生产,在设计负荷范围内产品分布变化较小;本文选择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待生定碳和再生定碳作为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产品分布。

1  反应温度

反应压力0.10 MPa,甲醇进料负荷100%,催化剂循环量约80 t/h,反应温度对甲醇转化率、产品选择性的影响如图1、图2[由于工业生产中影响参数多,用足够数据点表明产物分布的大致趋势(尽管存在波动)]。由图1、图2可看出:465497 ℃下,甲醇转化率近乎100%;随反应温度的升高,产品分布中甲烷和乙烯含量上升,丙烷、丙烯和混合C4组分下降,乙烷和C5+无明显变化,与文献[1~文献[4]一致。

反应温度对氢转移指数和待生定碳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反应温度升高,待生定碳增加,氢转移指数(HTC,丙烷与丙烯的比值)降低,表明温度升高不利于丙烷和丙烯间的氢转移反应,这是因氢转移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不利于反应进行,所以反应温度升高,HTC降低6;温度较低生成丙烷较多,这与生成丙烷活化能(仅为13.45 kJ/mol3)较低有关。

可见,温度升高可以减少副反应,获得更多的乙烯,但上升至513 ℃时,烯烃分离乙烯中乙炔含量高达20×10-6,已大大超过了允许值10×10-6;而495 ℃时,乙烯中乙炔含量为5×10-6,满足指标要求。因此,甲醇制烯烃工业生产的反应温度指标为490495 ℃。

 

1反应温度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

 

2反应温度对甲醇选择性的影响

 

3反应温度对氢转移指数和待生定碳的影响

2  反应压力

492 ℃温度条件下,0.102 MPa0.116 MPa反应压力下甲醇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的影响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压力下降对反应有利,使得乙烯选择性增加0.48%,乙烯+丙烯选择性增加0.44%,甲醇转化率略有增加,C4C5+略有下降。

1  反应压力对甲醇转化率和产品选择性的影响               %

压力条件

/MPa

甲醇

甲烷

乙烷

乙烯

丙烯

乙烯+丙烯

丙烷

C4

C+ 5

0.116 MPa

99.98

4.19

0.98

48.94

32.19

81.14

2.04

7.49

2.19

0.102 MPa

99.99

3.91

0.99

49.42

32.16

81.58

2.12

7.25

2.10

3  再生定碳

更多内容详见《中氮肥》2016年第6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