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2009年我国煤制油产能将达160万t

[日期:2009-07-23] 来源:  作者: [字体: ]

据亚化咨询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煤制油产能将达到160t/a。随着国际油价回升,煤制油项目的经济性重新得到体现。考虑到未来能源短缺的长期趋势和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自主知识产权煤制油技术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160t/a的煤制油项目全部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其中,采用中科合成油间接液化技术的项目有3套,伊泰鄂尔多斯16t/a项目已于3月试车成功;潞安长治16t/a煤制油核心费托合成装置于77正式投料试车,710生产出合成油品,预计一周后进入产品加工试车,并完成全线试车;神华鄂尔多斯18t/a煤制油装置将于9月试车。

中科院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永旺介绍,伊泰煤制油装置从4月初开始逐步提高负荷,在60%负荷的时候运行稳定,合成气转化率在96%以上。目前伊泰煤制油装置正在进行整改,办理安检、消防等手续,预计将于7月底进行第二次试车,8月初正式进入试生产长期运行,实现满负荷生产,并在运行中过冬。潞安示范项目核心浆态床装置于77投料进入试车运行,710生产出合成油品,预计将在7月底进入成品油装置试车。

中科合成油公司提供的材料显示,以伊泰示范运行的初步数据估计,大规模煤制油装置的全系统能量效率在43%~46%之间,比现有煤炭间接液化过程能量效率高。中科合成油已经完成了300t/a规模的煤制油工艺包的编制工作,将于明年年初进入设计。如果建设300t/a规模的煤制油项目,吨油水耗仅为6~8 t

目前,中科合成油正在鄂尔多斯建设煤的分级液化中试装置,一期工程预计将于20099月份试车,分级液化技术主要是针对年轻煤种、特别是褐煤的液化,通过煤的分级液化,预计系统整体热效率可以提高到55%以上,吨油耗水可以控制在6 t以内。

中科合成油在贵州也规划了煤制油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预可研。由于受贵州地形的限制,煤制油装置计划采用分散布局,以数个100万吨级的煤制油装置整合而成大规模的煤制油装置系统。据中科合成油公司提供的数据,以贵州毕节地区的无烟煤为原料,如果采用先进的干粉煤气化技术,在油价58美元/桶的外部环境下,项目内部收益率可达16%~17%;如果水煤浆气化技术,内部收益率也将达到13%~14%。而内蒙的分析表明,同样条件下,利用鄂尔多斯优质烟煤采用分级液化技术实现300~600t煤制油项目,其内部收益率将在20%-25%左右。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