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化肥降本增效提高市场保障力

[日期:2009-06-25] 来源:  作者: [字体: ]

《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化肥行业着墨很多,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将有助于进一步健全市场,推动化肥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行业由大向强的跨越,提高农资保障能力。

       ——扶持化肥项目,提高市场供应能力。“十一五”前三年,国家已经安排国债专项资金对化肥项目给予扶持。去年已有20多个、产能合计超过1000t的在建项目得到支持。《规划》提出制订《石化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设立石化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重点支持化肥农药结构调整等项目。据悉,化肥专项已然设立,但尚未指定项目,将从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上报项目中选择。

       ——拓展资源供应渠道,防范市场垄断。资源瓶颈一直是化肥市场健康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不解决资源问题,增强农资保障就成无米之饮。我国硫钾资源不足,大量依赖进口解决。《规划》提出要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境外油气、钾矿、硫资源开发与合作。我国已经迈出了在海外寻找钾资源的步伐,目前在老挝投资的中国企业中有3家试验工程已开工建设,最终将形成600t/a的钾肥产能,可望有效缓解我国钾肥供不应求的局面。

       ——调整结构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氮肥和磷肥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如尿素预计2009产能将达6000万~6300t/a,产量5300t,供大于求逾600t。《规划》提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化肥行业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资源利用不合理的产能。54,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划目标,化肥成为石化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后化肥基础肥向原料产地集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这将有利于化肥行业提高集中度,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市场有效供应。过高价格会抑制农民的购买力,只有降低成本,才能让农民用得起,真正发挥支农、惠农的作用。降低化肥成本也相当于间接支农。若化肥产业成本下降10%,每年可为农业节支400多亿元,相当于给每个农民补贴50元。《规划》提出“采用洁净煤气化和能源梯级利用技术,对现有氮肥生产企业进行原料和动力结构调整,推广硫和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等技术”等措施都是行之有效的。化肥行业最大的成本是原料和动力成本。目前无烟块煤和烟煤每吨差价在500元以上,采用洁净煤技术不但能扩大原料来源,更能节约成本。

——完善储备制度,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化肥常年生产、季节性使用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大量储备。完善化肥淡储制度,明确市场预期,降低生产企业库存积压的风险,提高化肥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保证化肥充足供应。《规划》提出完善化肥储备机制,加强淡储化肥调运,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淡储旺供的调控体系,保障供给,稳定市场价格,支持化肥骨干生产企业储备磷铵和尿素,抓紧研究建立国家化肥储备,这些都有助于保障化肥的供需平衡。

    ——完善出口管理,缓解市场压力。为满足化肥充足供应,需要化肥生产能力有一定的富余。如果富余的产能的国际市场获得释放,则更有利于化肥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和化肥成本的降低。去年高关税封住化肥出口之路,也是造成化肥市场不景气重要原因。虽然全球化肥市场日趋饱和,但存在地区间的差异,局部地区仍有相当的需求缺口。我国化肥行业,特别是以煤为原料的尿素生产、以中低品位磷矿为原料的磷铵生产,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国际竞争力。根据《规划》确定的化肥出口管理的走向,622,财政部宣布,对化肥及化肥原料的出口关税进行调整,取消黄磷、磷矿石、合成氨、磷酸、氯化铵、重过磷酸钙、二元复合肥等产品的特别出口关税,对合成氨、磷酸、氯化铵、重过磷酸钙、二元复合肥等化肥产品(包括工业用化肥)统一征收10%的出口暂定关税。延长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征收出口关税的淡季时段,将尿素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一个月,磷酸一铵、二铵的淡季出口税率适用时间延长一个半月。另外,如果今后能对化肥实施出口配额管理,预期将更加明确,既有利于化肥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也能避免出口激增,保障农业用肥需求。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