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湖南省工商局公布十起农资违法典型案例

[日期:2009-06-18] 来源:  作者: [字体: ]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查处农资违法案件近2000件,为农民避免经济损失近亿元。昨日,省工商局举行打击假劣农资专项行动新闻通报会,公布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省工商系统查处的10起农资违法典型案件。

据省工商局副局长鲁先华分析,从去年以来查处的农资违法案件来看,目前假冒伪劣的农资案呈现新特点:

一是从举报查处的假劣品种看,主要是肥料,查处的假劣复合肥案占已查处农资案件的很大比例,特别是复()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磷肥存在的养分不足质量问题较多,抽查的合格率不到70%。在洞口县中天农化有限责任公司销售不合格肥料案中,当地工商部门抽样检测,发现这种假劣肥料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竟为零;

二是造假方法比较隐蔽。部分中小企业存在恶意造假或假冒国际生产企业等造假行为,而对不合格的产品,执法人员要查到来源很困难,商品标签上的地点、通讯电话很多都是假的,而且不少经销商包庇生产商,往往查不到伪劣农资来源;

三是农资违法行为的跨领域性明显增强,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农资违法行为涉及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领域的整个产业链,需要农业、质监、商务、公安、物价、工商等部门密切协作,建立起全程监管体系,避免监管缺位现象的发生。

据介绍,2008年以来,湖南省整顿各类农资市场1300余个,取缔无照经营500多户,受理农资投诉500余件,捣毁制假窝点5个,查处农资案件近2000件。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