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川西平原上的德阳市,磷矿资源异常丰富。清平磷矿、金河磷矿、宏达化工、龙蟒集团是这里最出名的磷矿和磷化工企业。每年,磷矿和磷化工企业为德阳贡献约1/3的GDP。
地震破坏了道路等基础设施,运输瓶颈导致本地矿石供应紧张,饲料、复合肥等下游需求呈现疲软态势,在上下游的挤压下,德阳磷化工企业恢复缓慢,大部分处于半停产、低负荷状态。
在此背景下,德阳力推矿山企业的整合以及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地震发生时,通往山外绵竹市汉旺镇唯一的公路中断,180余幢建筑倒塌,数百名职工、家庭被困井下或山中,10里矿区成为“孤岛”。
清平磷矿的地震遗址碑显示,这座国有大矿在地震中有37人死亡,20人失踪,128人受伤,180幢厂房、住房损毁,财产损失达3.2亿元。
一份灾后恢复重建的汇报材料显示,
清平磷矿副调研员杨万昌告诉记者:“今年的计划产量是55万吨,力争在2009年度恢复震前生产能力的70%,到2010年,达到10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并完成矿山和绵竹两地地面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再造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矿山。”
道路的保障仍然无法满足运输需求。4月中旬,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亲赴清平磷矿视察,清平磷矿给刘奇葆的汇报材料中显示:“因运输道路危险和交通管制等因素制约,仍有1.2万余吨矿石生产出来后无法运出。”2009年一季度,清平磷矿仅生产了12.96万吨矿石。
3月底,德阳市经委召开了一次磷矿企业座谈会。这些企业扳着指头细数:要恢复生产,得先恢复矿山道路、供电线路、矿山地面设备、生活设施。
以供电为例,经绵竹市政府初步测算,矿山企业全面恢复供电还需要抢修28.9公里的高压输电线,需要资金约3800万元。同样,通往矿山企业包括龙林公司、天池煤矿的主干道路合计32公里,抢通保通所需资金约3000万元。
据统计,德阳市所有磷矿矿山要恢复到震前产能,需要资金6.15亿元,现在大部分矿山由于资金紧张,都是先恢复相对容易的矿段。此外,由于地震对矿山的地质造成非常大的变化,道路崎岖、岩石松动,即将到来的汛期将对道路构成威胁,给矿山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大困难。
目前,清平磷矿、金河磷矿已部分恢复生产,今年能恢复原产能的50%,清平乡只恢复了原产能的20%,天池乡预计在5月进行试生产,金花乡、天池集团都在作恢复生产的准备,龙林公司也在作恢复道路等前期工作。
矿山恢复困难导致磷矿产量节节下滑。“预计2009年全市磷矿石的产量为150万吨左右,比2008年生产的193万吨下降22%。”德阳市经委化工煤炭处处长杨锋告诉记者。
磷化工:金融危机影响超过地震
德阳市经委预计,按照今年磷化工这种形势,该市磷化工企业生产能力最多能达到70%,再加上地震损失部分生产能力,今年对磷矿石的需求在300万吨左右。也就是说,2009年德阳市的磷矿石需求缺口在150万吨左右。
作为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德阳市拥有规模以上的磷化工企业达到80余家。在地震前,每年高达400多万吨的磷矿石,被这些化工厂加工为磷酸氢钙、磷酸一铵、黄磷及普钙,这是饲料、磷复肥、农药的上游产品。
杨锋告诉记者:“从磷矿开采到黄磷、磷复肥、磷酸盐及其他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德阳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磷化工产业链。以450万吨的磷矿产能来计算,上游磷矿采掘产值也不过八九亿元,但在下游形成了一个100多亿元的磷化产品深加工市场。”
比如说,什邡市宏达化工、蓥峰实业两家公司的磷铵生产能力达80万吨,绵竹的龙蟒集团、三佳化工、新清华化工等5家公司的磷酸氢钙的生产能力达70万吨,使德阳成为全国饲料磷酸氢钙的主要生产地区和重要的磷复肥生产基地。
数据显示,去年6月份,由于地震之初化工厂都没有生产,供应减少,磷铵价格飞涨,每吨从3000多元涨到5000多元。那些依附在磷矿资源链条上的下游企业,迫切需要找到其他供应磷矿的途径。
“为使德阳磷化工企业灾后恢复生产,四川省、德阳市领导亲赴云南、贵州协调磷矿石调运。德阳市经委也组织了磷化工企业赴贵州与磷矿企业对接。”杨锋告诉记者。
但从云南、贵州购进磷矿运输困难、价格偏高,又导致德阳市磷化工企业生产不正常。
单以运输成本计划,每吨的铁路运输成本是110元至120元,从车站取货运进厂区,每吨还要20元至30元。
当磷铵价格维持在每吨5000元时,磷化工企业尚有利可图,但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加剧,国外精细磷化工产品需求下降,现在又回落了每吨1700元左右。
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德阳市化学工业完成销售收入33.48亿元、利税3.2亿元、利润1.9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7.8%、31.4%、33.8%。
依赖磷矿资源而发展的德阳化学工业,开始考虑资源整合。
据杨锋介绍,按照《德阳市化工行业灾后重建规划》的要求,德阳市经委提出了《关于灾后重建中德阳市磷化工资源整合的请示》(下称《请示》)。
《请示》建议,在绵竹,除清平的绵竹川龙化工有限公司外,金花乡4户磷矿企业将整合为1户,天池乡磷矿将整合进入天池集团矿业公司,华丰磷化工公司将整合进入龙林公司。在什邡,赵家坪磷矿将整合进入金河磷矿。
“整合顺利的话,德阳市将形成包括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在内的6户磷矿企业。”杨锋告诉记者,清平乡率先行动,将全乡所有磷矿生产企业整合成一家磷矿企业“四川绵竹川龙化工有限公司”,对全乡磷矿实行统一生产、销售。
以前,清平乡磷矿的企业形成了这样几个层次:大型国有企业、乡办企业、村办企业、私人企业。
“这个方案应该是行得通的,不会影响矿山企业的利益。”杨锋说。此前,德阳市就资源整合已经提了多年,但因利益攸关两个市,涉及市、县、乡、村四级,并未得到真正解决。
按照《请示》规划,整合磷矿资源,只是第一步。如果磷矿资源整合顺利的话,德阳市将提出磷矿企业集团与磷化工企业的整合,推进磷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德阳市也试图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加快建设绵竹新市磷化工产业园区和什邡灵杰工业园区,将这些地震中毁坏的磷化工重建项目全部入园。
杨锋告诉记者:“德阳市将在进一步加大淘汰磷化工落后产能力度的同时,引导磷化工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整体上提升德阳化工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一种新的矿化联营模式在尝试。清平磷矿办公室主任董斌告诉记者,清平磷矿将投资进行60万吨精选矿和20万吨磷酸二铵项目。这意味着这家大山深处的矿山企业开始在矿化结合、延伸产业上迈出实质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