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钾肥后市下行压力加大

[日期:2009-05-11] 来源:  作者: [字体: ]

    国家发改委、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分会等部门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表示:中国老百姓难以承受目前的高价钾肥,今年钾肥进口量不会超过去年,中国乃至国际钾肥价格后期缺乏上涨动力。4月上旬,国际化肥工业协会(IFA)生产与国际贸易委员会执行秘书米歇尔先生访华期间,在全面了解了中国钾肥生产、供应、库存以及农产品价格等情况后也表示,与目前的石油、天然气以及农产品价格相比,钾肥价格确实偏高,后期上涨动力不足。

       从了解到的市场情况看,国内钾肥价格后期上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下行的压力正在加大。

       首先,国际钾肥供大于求。受20052008年钾肥价格狂飙、利润丰厚刺激,近几年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以色列、德国等主要钾肥生产国均不同程度地扩大了其钾肥产能。根据IFA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球钾肥总供应量达3554.4t,实际消费量仅3330.2t,过剩220余万t

       其次,需求萎缩导致钾肥库存不断增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农副产品价格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下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热情,减少了农业对化肥的需求。这一点在国内外氮肥、磷肥和复合肥等品种上早有体现。但由于钾肥垄断性较高,国际巨头和炒家掌控钾肥价格的能力较强,其价格始终没有深幅回调。尤其是几大钾肥巨头,由于对中国市场和农民承受力缺乏真正了解,错误地以为凭借其垄断地位,完全可以控制钾肥价格维持高位。因而当中国宣布今年将减少钾肥进口量时,他们表面上虽然高喊要压缩产能,实施限产保价,但实际上,在钾肥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利润丰厚的诱惑下,他们所谓的限产计划根本没有实现。但受国际大豆、棉花、玉米、小麦、棕榈油等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下挫,北美、拉美、西欧、亚洲等地减少了相关产品的种植面积等因素影响,国际钾肥的需求却是实实在在地减少了。其中,中国一季度钾肥用量同比已经减少了30%,巴西、印度、美国等钾肥用量同比分别减少了20%35%17%,其他国家钾肥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导致国际钾肥库存迅速增加至目前的2000余万t

       近期肆虐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更让钾肥价格看涨者坐立不安。429,美国的一些农场主已经宣布:将推迟玉米播种期。如果后期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波及范围扩大,刚刚企稳的粮食价格将再度面临下行压力,拖累包括钾肥在内的化肥价格下移。

       最后,国内钾肥自给有余。一方面,近2年的高价钾肥伤害了中国农民的感情和施用钾肥的积极性,导致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国内钾肥消费量不增反降,2008年降至700t左右,年节余钾肥680t,超过全年进口钾肥量;另一方面,随着盐湖钾肥、新疆罗布泊等100t钾肥基地的建成投产,中国钾肥产能、产量不断增加,今年有望生产钾肥400余万t。如果按去年700t消费量计算,中国今年即便不进口钾肥,也能保证国内需求并略有富余。由于中国是全球钾肥最大的进口国,年进口钾肥达700万~900t,中国钾肥进口量的骤然减少甚至不进口,意味着国际上至少有700t的钾肥需要寻找新买主,对卖方的信心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突然暴发,极可能成为钾肥价格下挫的导火索。依靠垄断机构和国际炒家推高并勉强维持的国内外钾肥价格一旦下跌,跌幅可能较深,杀伤力也会很大。钾肥价格下跌后,受到冲击的首先将是复合肥市场。而复合肥价格若下跌,又会引发尿素、磷酸铵等化肥价格下移,使化肥市场难以旺季走旺。为此,有关专家提醒,相关企业和经销商对此应有充分准备,尤其一些化肥库存较高的企业和经销商,当早谋良策,尽快把库存降下来,以免化肥价格再度下跌对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

       另据IFA提供的数据,近几年,全球新增钾肥产能将超过22%2012年全球钾肥产量将达到5030t,而届时的实际需求量只有3660t,过剩1300余万t。这表明,目前全球钾肥的过剩才刚刚开始。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钾肥过剩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通过拔高钾肥价格推动整个化肥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而钾肥价格理性回归导致整个化肥价格中枢下移的可能性将不断增大。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