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潞安恒通化工:科技赋能向“新”行

[日期:2024-06-14]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潞安恒通化工公司聚焦行业技术前沿,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一大批关键技术攻关连续突破,优秀科研人才竞相涌现,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点燃助推引擎

2024年,潞安恒通化工公司以评选2019至2023年度合理化建议为依托,对增效显著的“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进行奖励,激发了干部职工以“小改小革”带动创造活力,鼓励职工立足岗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细微之处“下功夫”,为公司的“科技之春”增添一抹色彩。

截至目前,该公司“五小”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17项。

创造效率效益

只有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和实实在在的效益,科技创新工作才有意义。为此,潞安恒通化工公司在科技兴企的道路上,围绕安全环保、精益生产等重点工作,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造效率效益的“金钥匙”。

该公司树脂厂裂解炉A炉控制系统改造,保证了裂解炉安全稳定运行,减少非计划停车,保障生产稳定,减少一次停车,可节省停车费用百万元;智慧物流系统的启用,每年为企业节省200万元的人工成本,堵上了车辆套牌、重复计量、销售窜货等漏洞;氯化氢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提升了生产过程控制和设备保护水平,实现装置的本质化安全。

类似这样的创新成果应用案例不胜枚举。这些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使用,每年可为企业创造显著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

创新之道在人

只有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才能掌握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我们不定期组织各厂电气科电修人员到公司职教中心电教室进行电动机星三角降压启动、电动机正反转线路的实践接线,提高电气维修操作能手,为年底建成的外电引入工程储备高技能电气技能人才做好准备。”该公司生产管理部电气中心主任杜培华说道。

在完善的制度规范和优良的平台搭建下,该公司各部门、各单位采取“师带徒”、生产岗位互动、岗位知识经验共享、知识考问卡、“五懂五能五会培训”等方式,提升各级人员学业务、练技能的热情。

下一步,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创新为驱动,支撑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朝着更加智慧、绿色、安全、高效的高峰奋力攀登。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