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二氧化碳高效制甲酸研究获进展

[日期:2024-01-05] 来源:中化新网  作者: [字体: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敏锐和唐凯斌课题组合作,研制了一种具有“储液池”结构的片状铋基催化剂,在酸性环境中营造了局域强碱微环境,抑制了析氢副反应,促使二氧化碳向甲酸高效转化。

在酸性介质中,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可以直接制备纯甲酸水溶液,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能源供应途径。然而,酸性介质中析氢动力学更占优势,如何抑制氢气生成,实现高甲酸生产率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该研究团队模拟催化剂表面的物种分布和pH值情况,发现“储液池”结构能有效富集羟基和钾离子,使电极表面呈局域碱性。相反,颗粒状催化剂表面的pH值很低,主要发生析氢副反应。

电催化性能测试表明,在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1.7伏特时,“储液池”催化剂的甲酸法拉第效率达到最大值95.5%,而氢气法拉第效率被抑制在3%以下。催化剂稳定性评估表明,在总电流密度为300毫安每平方厘米时,“储液池”结构催化剂能稳定法拉第效率不变,而铋颗粒催化剂则快速失活。这些结果证明,“储液池”结构能抑制羟基向外扩散和质子向内扩散,在电极表面形成稳固的局域强碱微环境,从而抑制氢气生成,提高二氧化碳到甲酸的选择性。

研究人员进一步在超薄流动电解槽中测试“储液池”催化剂的二氧化碳转化性能。通过在0.5安培电流下稳定电解50小时,研究人员最终电合成360毫升纯度为4.2重量百分数的甲酸水溶液。

该研究为解决酸性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严重的析氢副反应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储液池”催化剂的概念有望应用于其他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的设计,从而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高选择性合成。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