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利好因素影响,近期国内化肥市场已经启动,不同化肥品种的价格均有一定程度上涨。但业内人士认为,并非所有化肥品种都能在即将展开的上涨行情中有较佳表现,化肥市场后期走势将出现分化。
春节后化肥市场迅即启动的原因,除了受政策利好和集中追肥的推动外,还受到产量增速放缓的影响。去年9月以来,化肥市场的持续低迷和原料价格的高位盘整,使化肥生产成本与产品售价严重倒挂,迫使全国40%以上的中小氮肥企业停产,70%以上的磷复肥企业减产或停产,减少了化肥的社会增量,有利于化肥市场的启动和行情展开。“虽然我国化肥严重供大于求,但考虑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化肥企业生产经营的现状,以及农业用肥旺季到来这一事实,春耕期间化肥价格将会稳步推高,局部地区和部分化肥品种甚至会供不应求。”山西丰喜肥业集团销售部副部长侯一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但业内人士同时认为,供需差异也将导致化肥市场分化。受农民认知、供需状况和价格等诸多因素影响,今年的化肥市场很难再度普涨,极可能出现钾肥涨幅最大,氮肥次之,磷肥第三,复合(混)肥上涨幅度最小甚至滞涨的局面。
云南天盟农资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进认为,我国钾肥一直产不足需,约2/3依赖进口。虽然根据中国无机盐协会钾盐分会的统计,国内钾肥库存量加上产量今年可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但考虑到近几年我国钾肥用量持续增加和用肥旺季集中施肥这一事实,局部地区钾肥仍会出现供不应求,将推动钾肥价格持续上扬。目前,氯化钾提货价已经超过3700元,较春节前上涨了300多元,是所有化肥品种中涨幅最大的。相信后期钾肥仍然会担纲“领头羊”的角色,带领其他化肥品种走出小幅攀升的行情。
“紧随钾肥之后的当属碳酸氢铵和尿素两个主要氮肥品种,尤其是碳酸氢铵后期走势预期会更好。” 陕西秦岭化肥总厂党委书记李恩发对记者说。其理由有三:
一是氮素是农作物需求最大的营养元素,其密闭式生产工艺消除了人为使假、掺假的可能,已成为农民心目中的放心肥和首选肥种。
二是春季施肥的主要对象是北方的冬小麦,尿素、碳酸氢铵等速效氮肥更符合“哄苗促壮”的追肥需求。每年上半年,氮肥消费量都会占到全年氮肥消费总量的60%以上。
三是去冬以来相当多的氮肥企业因故减产或停产,其中90%以上为中小氮肥企业,尤其是碳酸氢铵生产企业,导致碳酸氢铵产量大幅减少。以陕西为例,往年春耕用肥旺季到来时,全省碳酸氢铵社会存量可达13万~14万吨,而目前该省碳酸氢铵总库存量只有4万多吨,仅为往年同期的1/3。在当前碳酸氢铵价格相对低廉、农民依然热衷于用其为农作物追肥的情况下,碳酸氢铵市场今年将供需平衡,局部地区甚至会供不应求,推动该品种价格上扬,继而抬高氮肥价格中枢上移。
“作为底肥施用和大量用于蔬菜、苗木、果树等经济作物的磷肥和复合(混)肥,在小麦追肥过程中的用量并不大。加上其较高的价格和依然庞大的库存,决定这类品种在本轮上涨行情中难有上佳表现。” 陕西蒲城秦盛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长城说。据了解,近期45%氯基复合肥出厂价在2300~2400元;45%硫基复合肥出厂价为2500元;55%粉状磷酸一铵出厂价约1750,颗粒出厂价约1800元;64%磷酸二铵批发价达2850元,均较春节前微涨50元。国产磷酸二铵价格已经高于进口价格,对行情的延续形成反压,不支持磷酸二铵价格进一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