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大化肥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日期:2009-02-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为我国氮肥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模式,使氮肥工艺水平和配套设备加工能力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氮肥全流程技术与成套设备开发研制及应用”项目,不久前被授予本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评价认为:“该项目的建成投产,形成了我国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大化肥工艺技术成套能力,形成了大化肥装置国产化装备成套能力,实现了我国大化肥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我国化肥工业自1973年第一次进口13套大化肥装置起,先后引进了33套大型化肥装置,唯独没有1套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装置。单套引进装置中,用于专利许可和工艺软件包的费用都在1000万美元左右,大型化肥装置的关键设备全部依靠进口。长期以来,大型化肥装置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工作一直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产业部门的密切关注。另外,我国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约占合成氨总产量的67%,今后合成氨工业的原料仍将以煤为主。

基于以上国情,华鲁恒升结合国内的技术、装备制造能力以及自身的吸收、创新能力,与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共同承担并完成了这“十一五“国家大型化肥成套设备研制任务,申请了2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杨振峰介绍,“大型氮肥全流程技术与成套设备开发研制及应用”项目重点攻关先进制造与重大装备领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化肥和空分技术与成套设备,首次实现以煤为原料50t/a合成氨、20t/a甲醇、1.2万立方米/h1氧化碳、70t/a尿素和4万立方米/h空分装置的技术和装备国产化,提高了化肥行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

以空分、煤气化、净化、合成氨、甲醇、1氧化碳、尿素等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研发为中心,项目组自主开发出煤制合成气同时生产氨、甲醇及1氧化碳的复合工艺,并实现三种产品产量的可控调节;开发了煤气化、净化、合成氨、甲醇、尿素等工程和生产技术,实现了大型化肥工艺技术的国产化;研发了关键设备,实现了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了项目研发与建设同步运行的操作模式,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改进了装置运转机制,促进了项目快速达标达产,实现了连续、稳定生产。

该项目的吨氨综合能耗与国际上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置水平相当。项目形成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有:水煤浆气化技术、低温甲醇洗和液氮洗技术、兆帕氨合成技术和水溶液全循环节能增产尿素新工艺。这些工艺技术的研制成功,使我国具备了大型氮肥装置的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形成了自有知识产权的系统流程。

    以水溶液全循环节能增产新工艺尿素技术为例。新建111t/a15t/a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投资需要8700万元左右,而采用该技术进行增产改造,可节省投资近5000万元。在举国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果国内80多套11t/a15t/a的水溶液全循环尿素装置都能采用此工艺进行改造,则可以节约投资近40亿元,年创造效益达10亿元以上。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