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农科院研制出有效矫正不科学施肥习惯的指导技术

[日期:2009-01-15]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一项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的高新技术——“施肥通”,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者历时10多年研制成功。这一新成果利用互动技术与科学计算可以对农民的施肥措施进行甄别诊断,并能矫正农民施肥的错误习惯。

       据主持这一项目的研究者、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张维理介绍,我国农民在施肥时普遍存在施肥量、施肥方式、施肥期、养分用量、配比不合理现象,同一个村子在作物、土壤肥力相差不大的条件下,不同农户肥料用量相差超过10倍。不科学的施肥方式不仅导致肥料养分利用率低下,还造成作物减产、耕地质量下降、作物生理病害严重、农产品质量下降,以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一代科学施肥与耕地保育的技术。他们通过在过量施肥严重的农区对数以万计的农户进行蹲点调查,并应用现代通讯技术、“数字土壤”技术、3S技术、网络技术,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型和直达型矫正推荐技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所有农田的GPS定位、土壤质量信息的浏览与调用。

服务型技术的使用者为农技人员、基层农资经销员与专业户、农民,有两种方式:一是以计算机为载体,适合为来访的农民提供服务;二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适合为农民提供上门的现场服务。直达型技术则是利用手机短信为农民提供矫正推荐帮助。

    科研人员的试验结果显示,“施肥通”适用于我国所有农区各种作物,不仅可以用于粮食、油料、棉麻、甜菜等大田作物,还可用于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以及茶桑竹橡胶等多年生经济作物,并适用于间套作与轮作。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