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湖北宜昌积极发展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

[日期:2009-01-09] 来源:  作者: [字体: ]

近年来,宜昌市高度重视磷矿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以宜昌开发区猇亭园区为产业核心区,以宜都、兴山、远安等县市为产业延伸区,以兴发、宜化、三新磷化等7家湖北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和骨干企业为支撑的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一是重规划指导,明确发展方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结合宜昌磷矿资源特点和磷化工产业发展实际,编制了《宜昌磷矿综合利用规划》,提出了全市磷化工行业可持发展总体思路,明确了各骨干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节能减排目标和主要措施,为全市磷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二是重资源管理,科学开采利用。该市90%以上的磷矿资源属中低品位,并且呈'两贫夹一富'分布。长期以来,采富弃贫和乱采滥挖问题突出,极大地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鉴于此,宜昌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磷矿资源管理的实施意见》、《宜昌市磷矿产销对接实施方案》,积极推行全层开采,分层选采,严格控制开采总量,磷矿开采秩序逐步规范,乱挖滥采、采富弃贫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积极研发磷矿选矿技术,建设磷矿重介质选矿装置和反浮选装置,中低品位磷矿得到了综合开发利用,有效地节约了磷矿资源。

    三是重生产实践,提升经济效益。宜昌市磷化工企业结合各自的发展方向和优势,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回收利用废气和余热,节约利用水资源,提高了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兴发集团将黄磷生产环节产生的磷渣供给水泥厂生产水泥,磷泥回收生产黄磷和次磷酸钠。次磷酸钠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残渣和废气又用于生产饲料级磷酸钙、亚磷酸、磷阻燃剂,进而生产亚磷酸酯增塑剂等。利用黄磷尾气生产二甲醚、甲酸、草酸、碳酸二甲脂等产品,实现磷化工与煤化工两大产业的耦合。实施工业废水综合治理,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对现有黄磷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使水体总磷排放值从67 t/a,削减至2 t/a,既缓解了三峡库区水体生态环境压力,又为企业带来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