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国务院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的措施难以挽救行业颓势

[日期:2008-12-30] 来源:  作者: [字体: ]

我们认为本次国务院关于化肥生产供应的政策措施是国家扶植三农政策的延续,同时也是针对目前国内化肥市场变动采取的应对措施,影响分析如下:

1、国家将控制氮肥、磷肥产能,放开氮、磷肥价格管制。我们认为在国际价格回落、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放开价格管制并不能改善企业盈利;长期而言控制产能扩张将有利于国内供需平衡,对具有技术、成本优势的企业将构成长期利好。此项政策对国内氮、磷肥生产企业是长期利好,但从短期来看利好作用有限。

2、国家暂时保留对化肥生产企业用电、用气、铁路运输价格的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此项政策是国家支持化肥企业的具体举措,有利于化肥企业度过难关。

3、推进流通体制改革,鼓励和扶植发展大型化肥流通企业。随着更多竞争者的加入,有利于降低流通环节成本。

4、加强进、出口调节,完善化肥储备调控,今冬明春化肥淡储量要达到春耕用肥的20%以上。淡储有利于化肥生产企业库存消化,按照国内春耕用肥估算淡储量约为1100万吨,较上年增加300万吨。

5、完善农资综合直补调整机制,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此项政策是扶植三农的具体政策,在化肥价格放开的情况下,有利于保证农民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6、钾肥企业继续实施价格控制,加强钾肥资源勘探开发建设。国内钾肥对外依存度较高,价格控制有利于下游规避风险。

    我们认为目前国内氮、磷肥行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产能过剩和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造成的国内尿素企业相对竞争力下降,本次政策调整将对氮、磷肥企业起到短期促进作用,但并不能改变行业整体趋势。钾肥企业较高的价格抑制了下游需求,未来价格存在大幅下滑的可能性。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