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最近在首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上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工程院29名院士已经在3、4个月以前联名向中央有关部门建议建立国家战略甲醇储备,以替代部分石油储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倪维斗表示,甲醇储备基地可以考虑建在内蒙古、山西和陕西等产煤丰富的内陆省份,一旦出现紧急的状况,甲醇一样可以作为燃料;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地处腹地也更为安全。
倪维斗说,目前甲醇替代燃油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甲醇汽油的国家标准,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而且发展醇醚作为替代能源是一个发展方向。“如果能在我国建成上1000万吨的甲醇储备,将对我国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倪维斗说。
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基甲醇和二甲醚的产量将达到1亿吨。而亚化咨询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初,我国目前甲醇产能已经达到2278.5万吨, 其中今年新投产的产能就达639.1万吨。经过持续的产能扩张,我国甲醇生产已经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状态,价格已经降到成本线附近,迫使部分厂家关闭产能。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从2003年起,我国开始在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沿海地区建设第一批石油储备基地,储备能力总计1400万吨。随着第一批石油储备的陆续建成,我国将着手建设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总储备能力将达到4200万吨,占我国2007年原油加工量的12.85%。
甲醇是大宗有机化工原料,用它加工的化工产品有100多种,甲醇还是替代汽、柴油作为汽车燃料的重要产品。
今年上半年,甲醇价格大幅上扬,从1月份的3380元/吨达到5月底的4500元/吨以上。而6月份后期价格开始大幅下跌,目前已经回落到2100元/吨附近。
业内人士指出,在甲醇价格低迷、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适时进行甲醇战略储备,应该说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