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钾肥国际价格稳居高位 国内定价悬而未决

[日期:2008-11-07]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三季度以来,原油、钢铁、农产品等产品价格一路暴跌,有的已经跌到一半,但钾肥国际价格却一枝独秀,仍旧挺立在山之巅。国际钾肥价格高高在上,给中国钾肥价格制定者带来难度:据悉,2008年度钾肥销售已经进入尾声,但审批部门仍然未确定当年度钾肥销售价格。

一位从事钾肥进口的人士告诉记者,不像一般大宗商品和化肥,今年钾肥价格有些另类,仍然稳稳地撑在高位。据中国农资网数据,进入11月,国际钾肥价格稳居高位。国内各港口报价稳定,红钾43004700/吨,白钾47005000/吨。

三季度以来,尿素和磷肥价格深幅下调。尿素已从今年最高的2500/吨跌至1700/吨,磷肥价格也大跌。

中国钾肥67%依靠进口,国际钾肥价格左右国内市场。2007年下半年,国际钾肥现货价格暴涨,2008年,中国进口钾肥当年度长协价涨2.2倍。考虑到农民的承受力,国家发改委提出,新钾肥价格须由发改委审定。但是,直到现在,价格部门仍未批准2008年钾肥国内价格。

随着2009年度钾肥进口谈判启动,当前稳居高位的国际钾肥价格,对中国谈判不利。据悉,中国2008年钾肥进口价,每吨低于国际价格约300美元。对国内钾肥价格定价者来说,难度或将持续。

为了推动农村改革,国家发改委前不久发文称,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联动机制。明年将统筹考虑化肥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的变动情况,进一步增加农资综合直补。提高良种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补贴范围涵盖小麦、水稻、玉米和东北大豆。

按国家定价目录,部分化肥的具体定价范围为,合成氨年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上的大型氮肥企业生产的尿素、硝酸铵出厂基准价格及浮动幅度;有经营资格的企业按照中央进口配额进口的化肥港口结算价。钾肥属后一种。因为进口量大,国内价格一般随国际价格定价。

    分析人士认为,建立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与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联动机制,有助于理顺化肥市场化定价机制,有助于化肥企业向下游转化成本压力,提升盈利空间。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