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磷肥工业协会会长武希彦说:“全国均价5000元一吨的硫磺估计库存还有150万吨左右,而全部磷酸氨的库存约在330万吨。磷复肥行业今年亏损在130亿-150亿元。”他说,去年是这个行业最好的年份,也只盈利76亿。
短短两个月,占磷复肥成本1/2的硫磺价格从8月份的810美元/吨暴跌至目前的55美元/吨,导致整个行业一片哀鸿。
磷复肥企业代表告诉记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非常明显,“所有产品出厂价格已跌去30%多。”
硫磺价格的暴涨暴跌被业内喻为“百年一遇的奇迹”——目前国内磷复肥生产企业90%的硫磺原料从美加两国进口,为石油炼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去年初硫磺价格尚在78美元1吨,国庆节时飙升到每吨240美元。
该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局是,企业尤其是重点大企业为保证生产通常要保有3个月的原料库存,而目前磷复肥成本超过每吨4000元,现在硫磺高台跳水,化肥市场价格随之大降,高价时农民买不起,现在以此价格农民肯定不买,低价抛售企业会造成巨额亏损,现在又无法出口,企业库房已全部堆满,整个行业形成一盘“死局”。
行业人士据云天化库存测算,磷复肥行业龙头占行业总产量20%的云天化亏损已达到30亿-40亿元。
今年全国化肥用量下降5%,河南、山东及河北等4个主要产粮省下降达8.8%,专家对明年粮食能否继续丰收已开始担忧。国家有关部门也在考虑对策,工信部原材料司张文明处长透露,国家正在考虑将目前11000吨的“淡储”规模扩大到2万吨。但企业代表认为,扩大“淡储”无法解决目前的问题。
“目前化工、化肥行业因下游需求减少、销售困难导致的减产面高达80%。即便如此,无论产业链上的哪一个制造环节,几乎家家产品仓库都是积聚为患,大面积的减产并未使堆积爆满的产品库存得到根本消化。”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而在需求没有丝毫弹性的市场上,竞相降价换来的,除了越来越小的市场份额和越来越低的利润外,还有越来越高的产品库存。
湖北宜化副总经理张新亚称,磷复肥行业现在已不是“预警”的问题,而是要紧急“救火”!
真正令企业反应强烈的是目前执行的“禁止性关税”——今年4月20日以后,化肥出口执行135%的关税税率,实际已关闭出口大门。
广西鹿寨化工公司董事长陈家章更是情绪激动。他说:“财政部一个月三道金牌严禁出口,国内又搞了每吨4100元的限价令,两把刀把企业全砍死了。”
张新亚说,出口肯定也会亏,但总可以让现在的死局活起来,减少一部分损失。武希彦预言行业恢复元气至少需要3-5年时间。
自
国家政策多变,显然是针对当时价格上涨过快出台的应对之策。据今年4月新华网的报道称,西北地区化肥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8.18%,而在东北等主要产粮区三元复合肥及硫酸二铵的价格上涨达到50%-57%。
对国内化肥市场而言,价格上涨完全是成本尤其是硫磺价格上涨导致,国家即便明令禁止化肥出口,企业也不可能亏本出售,结果只能是导致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农民又不肯买的双输局面。
到会企业一致推选行业协会形成文字性材料“当前磷复肥行业危境与解决办法”上书国务院,希望国家能给磷复肥企业实施原料补偿;同时取消高关税让目前高成本的库存产品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