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工业气体减排与节能作用突出

[日期:2008-10-31] 来源:  作者: [字体: ]

       1029,《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正式发表。在同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充分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制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和2007年累计节能1.47亿吨标准煤,2007年可再生能源总利用量约为2.2亿标准煤,两项之和相当于少排放8.3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解振华说,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企业;制定发布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采取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抑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开展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推动企业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公告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启动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特别是开发、示范和推广了一批对行业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如干法熄焦、电石渣干法制水泥等。经过各行业的共同努力,2006年和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1.79%3.66%2007年,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35种主要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指标中,下降的有33项。

       为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国际间合作。截至今年720日,中国在联合国已成功注册的清洁发展机制合作项目达到244个,这些项目预期的年减排量为1.1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采取以上行动的基础上,我国还以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和液体燃料为重点,大力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加强了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研发与应用。目前,生物燃料乙醇年产能超过120万吨,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达到8.3%

       另据了解,我国政府在20076月发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0%,煤层气抽采量达到100亿立方米。同时,控制工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到2010年,力争使工业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稳定在2005年的水平。
阅读:
录入:zdf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