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数月,国内硝酸、硫酸相关企业就经历了从峰顶到谷底的巨大落差。今年5、6月间,这2类基础化工品还是化工涨幅榜位居前列的明星品种;而如今,其价格却高位跌落。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2大基础化工品,硝酸、硫酸价格的大幅下降可以被视为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需求严重下降,景气全面下滑的信号。
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之前,国内浓硝酸市价还一度从年初1000多元(吨价)拉升至4000多元,涨幅堪称惊人。而此后,伴随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在9到10月短短不过一个月时间里,硝酸市价又从4200元的历史高点“跳水”至1700至1800元,大跌2400元,月落幅度高达43%。
同样遭逆转的还有硫酸。8月份时,国内硫酸价格还坚挺在2400元/吨,并一度以500%-600%的涨幅“技惊四座”;但到10月上旬,其价格竟直线下降至400元/吨,月降幅度达166.7%。
化工行业分析师表示,化工品本身是波动性很强的产品,在宏观经济预期不确定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目前来看,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同,对一些自产自用的硫酸、硝酸企业而言,市场价格大跌的影响程度有限。但对一些以之为原料的企业来说,目前的损失就可能比较大。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硝酸市场价格急跌的原因首先是下游需求的锐减。进入8月份后,因北京奥运导致的交通管制、安全管制和环保管制,造成硝酸需求严重不足。同时,行业对奥运影响的估计不足导致相当多的企业出现决策失误。尤其一些在奥运前囤积了大量生产原料和产品物资的企业更是受创不小。
对于后市,他认为,硝酸市场的启动仍要依赖于下游苯胺、MDI、硝化棉、染料等行业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