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二氧化碳减排和绿色化利用与发展研讨会上,专家表示,二氧化碳绿色化利用不仅是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最佳途径,也是缓解石油资源逐渐匮乏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若2020年能通过二氧化碳绿色化利用将360万吨二氧化碳转化为1300多万吨精细化工产品和功能新材料,每年可增加2、3千亿元的产值。
据了解,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绿色化利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以获得上千种化学品。国内在将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溶剂和介质使用的问题上,已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由于临界性质较为温和,并具有无毒、不燃、环境友好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在超临界萃取、超临界微粒制备和超临界反应等领域。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够溶胀增塑绝大多数聚合物,因而在聚合物加工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已广泛应用于制备聚合物微孔发泡材料、聚合物/金属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纳米共混材料以及聚合物化学改性等方面。
二氧化碳通过催化、反应精馏、纳米技术、离子液体等高新技术衍生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等也被学者们看好。碳酸二甲酯还可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类产物,进一步热解可生产各类异氰酸酯,进而合成大宗化工产品聚氨酯。
采用稀土高效催化体系可使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进行本体共聚合,0.5吨二氧化碳就可以生产1吨具有良好阻隔性、透明性并能全生物降解的塑料,用于医药和食品包装、一次性餐具等,能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前景喜人。
此外,食品级二氧化碳也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